兰亭集序 / 兰亭序考试题目

原文

  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

  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
  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,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。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。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(不知老之将至一作:曾不知老之将至)

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
考试题目

兰亭集序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句中王羲之批评的是何人的思想?  答案:C
(A) 惠施  
(B) 孟子  
(C) 庄子  
(D) 荀子  
 
关于王羲之 兰亭集序一文的叙述,何者正确?  答案:C
(A) 王羲之遭贬谪回乡时所作 
(B) 内容记录王氏宗族聚会 
(C) 聚会场所在山岭水边 
(D) 聚会当天天气清朗,和风送暖,春光无限 (E)倡导庄子“一生死”、“齐彭殇”的生死观。

下列何者是〈兰亭集序〉的文学主题?  答案:B
(A) 游子思归 
(B) 怀古伤今 
(C) 隐遁出世 
(D) 惜时伤逝

有关兰亭集序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比较,何者错误?  答案:B
(A) 前文作者王羲之;后文作者李白 
(B) 前者为诗序;后者为赠序 
(C) 前者聚会时间为春天的白天;后者聚会时间为春天的夜晚 
(D) 皆写宴集盛况,并即事抒情 
(E) 前者有民俗活动的性质;后者为纯粹的文人聚会。

( ) 下列文句所描述的季节,何者与创作〈兰亭集序〉时的季节相同?  答案:A
(A) 野芳发而幽香 
(B) 佳木秀而繁阴 
(C) 风霜高洁 
(D) 水落而石出

 ( ) 〈兰亭集序〉中,何句表达出作者对生命的感叹?  答案:C
(A) 夫人之相与,俛仰一世 
(B) 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 
(C) 脩短随化,终期于尽 
(D) 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

( ) 下列对〈兰亭集序〉文句的解释,何者正确?  答案:E
(A) “嗟悼”意指叹息悲伤 
(B) “脩禊事”是为了去除污秽不祥 
(C) “趣舍万殊”指豁达的人生趣味无穷 
(D) “悟言一室之内”指的是在房内参禅体悟 
(E) “脩短随化”意谓人生的寿命长短随造化安排

 ( ) 关于〈兰亭集序〉各段主旨,下列叙述何者正确?  答案:B
(A) 第一段记述作者独登兰亭饮酒赋诗的景况,点名时间、地点和缘由 
(B) 第二段先描述陶醉于自然中的愉快心情,与下文的感慨恰成对比 
(C) 第三段紧承上文而由“乐”转“痛”,触发人生苦闷,当及时行乐的深沉感慨 
(D) 第四段指出各人感慨与兴怀的方式都不一样

〈兰亭集序〉:“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”那么永和六年的岁次与生肖应是:   答案:D
(A) 庚戌年,肖狗 
(B) 辛亥年,肖猪 
(C) 庚子年,肖鼠 
(D) 己酉年,肖鸡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