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亭集序考试题目

原文

  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
  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,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。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。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岂不痛哉!(不知老之将至一作:曾不知老之将至)

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
考试题目

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是属于下列哪一种字体? 答案:A
(A) 行书
(B) 草书
(C) 小篆
(D) 籀文。

 ( ) 下列关于〈兰亭集序〉的叙述,何者正确?  答案:B
(A) 题目中的“序”是文体名,从内容可知本篇属于“赠序” 
(B) 结构上先叙事写景,后抒情发议,而以叙事写景为全文主轴 
(C) 只在抒发对生命的感怀,并反映出佛、老思想 
(D) 以思想情感的变化为线索,由“乐”而“悲”

王羲之〈兰亭集序〉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。 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”  答案:C,D,E
(A) 王羲之所书〈兰亭集序〉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草书”
(B) 激“湍”,读若ㄔㄨㄢˇ,急流之意
(C) 流“觞”之觞与飞羽“觞”而醉月之觞同义
(D) “列坐其次”解为依序成列地坐在岸边
(E) 此在描写美景及游宴之乐

王羲之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  答案:D
(A) 苦乐
(B) 长短
(C) 得失
(D) 死生 二字。

在〈兰亭集序〉一文中,作者表述了对生命的感怀。下列“昔人兴感之由”,何者文 意符合王羲之所谓“若合一契”、“不能喻之于怀”之情感?  答案:A
(A) 浩浩阴阳移,年命如朝露,人生忽如寄,寿无金石固
(B) 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会桃李之芳园,序天伦之乐事
(C) 夫大块载我以形,劳我以生,逸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故善吾生者,乃所以善吾 死也
(D)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,而泰山为小;莫寿于殇子,而彭祖为夭。天地与我并生, 万物与我为一。

王羲之〈兰亭集序〉中“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”所描写的季节与下列哪一个选项相同?  答案:D
(A) 雪竹低寒翠,风梅落晚香。
(B) 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(C) 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
(D) 柳梢淡淡鹅染黄,波面澄澄鸭绿添。

王羲之〈兰亭集序〉:“向之所欣,俛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,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”文中 “修短随化”一句意谓:  答案:B
(A) 学习时间不够,就必须随时应变。
(B) 寿命的长短,随造化安排。
(C) 修行时间的多寡,随时可以调整。
(D) 修正自己的短处,就能应付人生的变化。

〈兰亭集序〉的文学主题为  答案:D
(A) 宴游之乐
(B) 怀古伤今
(C) 隐遁出世
(D) 惜时伤逝。

下列有关王羲之〈兰亭集序〉主旨的叙述,何者最为正确?  答案:C
(A) 记录宴会的盛大及宾客的众多
(B) 描写山水的优美及音乐的动听
(C) 寄寓生命的感悟与伤逝的情怀
(D) 体悟人生的短暂与文章的不朽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