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郎归·西湖春暮

阮郎归·西湖春暮朗读

清明寒食不多时。香红渐渐稀。番腾妆束闹苏堤。留春春怎知。

花褪雨,絮沾泥。凌波寸不移。三三两两叫船儿。人归春也归。

译文

清明、寒食节过了没多久,百花逐渐退去了原有的艳丽 色彩,慢慢凋谢了。人们为了挽留春光,翻腾衣柜,找出春 天穿的衣服,纷纷出城来到苏堤,尽情游玩。想留住春天的 脚步,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。

一场大雨过后,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,柳絮 飘落于泥中,被沾住而无法扬起,赏花的女子似乎没有受到 什么影响,一步也没有移动,两个、三个游人结伴乘着船儿回去了,春天的脚步声也渐渐远去了。

注释

不多时:过了不多久。

番腾,即“翻腾”。此处指 翻腾衣柜,寻找春衣。

苏堤:亦称苏公堤,是一条贯穿西 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。为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 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。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,名曰“苏堤 春晓”。

花褪雨:花朵被雨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。

絮沾 泥:柳絮飘落于泥中,被沾住而无法扬起。

凌波句:凌波 指水仙。这里指女子步履。

寸:寸步。

  本词描写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。清明、寒食一过,百花逐渐凋谢,人们为了挽留春光,纷纷出城来到苏堤之上,尽情游赏。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,终于随着游人的船儿默默无言地归去了。词作抒写惜春、伤春之情,构思新颖,读来别有一番韵味。《蕙风词话》谓其“番腾妆束闹苏堤”句,形容粗钗腻粉,可谓妙于语言,天与娉婷,何有于“翻腾妆束”,适成其为“闹”而已。“闹”字值得玩味,“闹”是说“妆束”,相当于“闹妆”的“闹”,指花花绿绿、眼睛应接不暇的景象。“闹”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,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,有如见其人,如闻其身之感,表达了身临其境的美感。

马子严

马子严(生卒年不详),南宋文人,字庄父,自号古洲居士,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淳熙二年(1175)进士,历铅山尉,恤民勤政。长于文词,为寺碑,隐然有排邪之意,为仓铭,蔼然有爱民之心(《嘉靖铅山县志》卷九)。能诗,尝与赵蕃等唱和,《诗人玉屑》卷一九引《玉林诗话》,谓《乌林行》辞意精深,不减张籍、王建之乐府”。尝知岳阳,撰《岳阳志》二卷,不传(刘毓盘《古洲词辑本跋》)。其馀事迹无考。据集中《金陵怀古》、《咏琼花》诸作,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。近人赵万里辑有《古洲词》二十九首。《全宋词》第三册录其词。《全宋诗》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。 ...

马子严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千嶂松风百嶂云,春山行遍此寻君。林园花尽逢人少,赖有莺声到处闻。

()

八月湖浸天,扬帆入秋色。岷峨雪气来,寒涨潇湘碧。
子真冥鸿志,不逐笼下翼。九女叠云屏,於焉恣栖息。
新诗山水思,静入陶谢格。困醉松花春,追攀紫烟客。

()

自从删述来,诗道几更变。骚些无遗声,汉魏起群彦。

谢绝及宋沈,入眼已葱茜。颓波日东驰,李杜出而殿。

()
弘历

追远钦神烈,匪遥展默思。每因羁庶政,又觉隔多时。

松柏守宫阙,星辰侍礼仪。鼎湖亲卜吉,昌瑞万年基。

()

举头见长安,志士欣有托。

葵藿一生心,岂容天负却。

()
金朝觐

万里尝辛苦,高堂尚倚门。白云何处远,青眼几人存。

迈迹昌宗祏,观光近帝阍。嗟予犹碌碌,十载事鸡豚。

()